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这次主题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自主题教育开始以来,学校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聚焦解决“学生淋浴”“新能源车充电”等师生长期以来急难愁盼的能源保障难题,深入调查研究,吸引优质企业进行投资运营,推进“24h淋浴”“绿色出行‘充电’‘桩’点美好校园生活”等能源保障升级行动,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师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民心工程。
一、基本情况
“学生淋浴”“新能源车充电”等能源保障是建设绿色、低碳校园的根本要求,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的应有之义。学校历来重视此项工作,临港校区建设之初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入学生公寓淋浴系统,实现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和燃气组合加热,在上海高校中较早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获得“全国节约型公共示范机构”称号。截至2022年底,学生公寓淋浴系统38套,日均使用人数近9000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3处,配备31个充电接口。
但随着使用年限增加,再加之地处沿海,常年风蚀、盐蚀导致设施设备损坏严重。对标打造与学校“双一流”建设相符的后勤服务保障目标,学校在基本满足师生需求的同时,短板和不足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淋浴系统投入使用时间已近15年,系统稳定性差,配件难以采购,维修及时率低且成本高;二是系统无法满足学生运动后早上洗澡、实验后晚归洗澡等多样性需求;三是能源汽车充电合作单位因收益低,主动服务意识差,充电桩完好率低,师生体验感差,导致学生和家长经常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学生会权益部、各类座谈会等渠道投诉以上问题。仅2023年春季,“12345”市民服务热线转来的投诉就达到4次,这些情况时刻都在凸显师生在能源保障领域的保障能级与对美好校园生活的向往存在一定差距,问题解决刻不容缓。
二、主要做法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领导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开展大调研,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回应师生诉求,用心用情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特别是针对学生淋浴热水、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全校规划为31幢宿舍楼改造升级淋浴系统;高标准规划规划3处总计60余个充电接口,努力满足师生绿色出行需要。
察实情,摸清现状。4月中下旬以来,学校召开各级各类座谈会7次,调研对象为职能部门、学院和师生代表,同时还梳理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反馈的问题、学校教代会相关提案,进一步聚焦师生急难愁盼的2个问题:一是希望学生宿舍的淋浴热水延长开放时间,二是希望增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同时避免非充电机动车占位。座谈会上,师生大都表示,“早上锻炼后,没办法洗澡,我希望24小时供水”“晚上回去晚了,洗澡水都有点凉了,我的诉求是保证热水稳定”“一边上课,一边在担心还没充上电,下班回家不方便。希望学校多安装些新能源车充电桩。”经实地走访,多层宿舍楼的淋浴系统主要有锅炉、空气源热泵组成,由1家专业公司进行维护,在每日15:00-22:00之间为学生提供热水,学生使用一卡通进行结算;实际可正常使用的新能源车充电桩仅11个,由2家公司分别运行。
找症结,分析问题。为精准掌握具体情况,学校还采取现场踏勘与系统后台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淋浴现状、充电桩使用频次进行分析。经分析发现,学生集中时段主要为20:00-22:00,每天约有80%的学生淋浴,周一到周四使用人数远高于周五至周日;苏友楼、行政楼停车场的充电桩,更受师生“偏爱”,以致经常出现一“桩”难求的情况。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副校长倪卫杰在一次调研会上明确表示,“这次主题教育,对于后勤保障领域来说,解决淋浴热水和新能源车充电的问题是重中之重。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按照高起点设计、高标准施工的要求,给师生高质量的能源保障。热水水温更加恒定是基础,我们还会延长供水时间;能充电是基础,实现‘充电自由’才是目标。”
出实招,解决问题。为切实解决相关问题,分管校领导带队先后赴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市华洲路综合能源充电公园、上海碳索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调研,借鉴其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同时按照“破难题、出实招”的工作要求,组织开展能源改造方案评审4次,改造一体解决学生公寓淋浴系统,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非机动车充电桩等能源保障需求。6月2日,在面对设计单位提出的淋浴系统设计方案时,学校管理人员明确指出:“5吨的水箱肯定是不够的,不能简单按照用水量能满足1天的用水量,而是要按照所有学生都集中临睡前2个小时内来设计。”“冬季只采用空气源热泵加热,受地址位置所限,不适合我们学校。”根据学校确定“能源保障升级行动”原则,在掌握现有可利用资源和师生使用特点基础上,最终拿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招,推动优化对“学生公寓淋浴热水”“新能源车充电桩”的升级方案设计与论证。目前公共浴室已完工,为师生提供62个淋浴位,储物柜等均配备到位,整体环境焕然一新;学生宿舍淋浴改造已完成,1.5万名学生开始享有24小时热水保障。全校新能源车车主平均每3人拥有1个充电桩,极大地缓解充电“焦虑”。
三、经验启示
1.观念转变是前提。思想不转变,干事没方向。“学生淋浴”“新能源车充电”推进了多年,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必须转变观念,按照“资源整合、风险可控、效益均衡、合作共赢”的原则,选择资金实力雄厚、经营管理稳定、技术能力较强的能源服务单位合作,一揽子解决学校所有能源管理事宜。学校深刻认识到,能源改造不是简单换个锅炉,加个充电桩,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重在转变思想,正所谓“不破不立”,用市场换投资,统一谋划、分步实施,才能切实解决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2.一心为民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学校“能源保障升级行动”涉及全校师生切身利益,在这场大考中他们是出卷人、是考官。无论是开展调研察实情、找症结,还是相关方案的论证、设计和施工,学校都充分考虑师生的利益诉求,坚持把师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师生员工参与进来、把心里话讲出来,共同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好做实,切实解决师生能源保障存在的难题。
3.管理维护是重点。学校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固化整改整治成效。充分认识到“学生淋浴”“新能源车充电”等能源保障设备更换仅仅是工作的开始,后期的运行维护才是核心,也是师生更加关心的问题。对此,学校不断强化第三方服务单位监管,通过人员驻场、强化信息沟通等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引导第三方服务单位算大账、算整体账、算长远账,让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师生。同时针对极端天气、开学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制定相关预案,通过师生座谈会、校领导午餐会等形式及时听取相关意见和建议。
(供稿:后勤、教育保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