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博物馆与人类文明”课程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03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10

为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2月25日下午,“博物馆与人类文明”课程相关师生40多人一行前往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通过参观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和聆听专家讲座,带领同学们穿越千年历史长河,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讲解志愿者龚梦迪同学的带领下,师生们依次参观了原始医疗活动、古代医卫遗存、历代医史管理等展厅。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从针灸铜人、古代手术器械,到琳琅满目的中草药标本,讲解员生动细致的讲解,配合丰富的文物展陈和多媒体展示,将中医药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使人置身于历史长河,赞叹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观结束后,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副馆长王丽丽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中医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讲座。王丽丽以中医药文化中的中国智慧为切入点,从“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核心理念出发,阐释了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联系。她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和生命观。她还结合经典著作和日常生活中的中医药应用,深入解读“和之道”中医思想,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和思考。

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每年为本科生开设“博物馆与人类文明”选修课。课程以博物馆及其展示内容为观察对象,在历史与文化的整体背景中,探寻博物馆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现象的理解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及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四年多来,该课程选课人数累计达到520余人。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展专家讲座并带领选课学生至文博场馆开展研学交流活动,课程育人效果显著。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更激发了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今后将更加努力学习,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供稿: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