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海韵导读系列讲座第三讲(总第88期)在我校图书馆512室举行。本期活动以中西海盗组织之比较为主题,特邀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阎云峰担任主讲嘉宾,图书馆副馆长徐谦主持本次活动。
阎云峰以其深厚的学术积淀和生动的讲授风格,带领在场师生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海盗文化探索之旅。活动吸引了本校师生的热情参与,同时通过线上平台与上海海事大学师生实现了跨校联动,充分体现了海韵导读活动的文化影响力。
本次讲座聚焦17至19世纪活跃于加勒比海和南中国海的两大著名海盗群体。阎云峰从政治图景、组织架构、管理文化等多个维度,对中西海盗组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比较分析。,他巧妙引用《庄子·胠箧》中的经典论述,引导听众反思文学虚构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差异,引出讲座的重要观点:应当将偶发的海盗犯罪行为与具有完善组织体系的海盗集团区别看待。
在讲座的主体部分,他系统阐释了中西海盗组织的本质差异。他指出,这些差异主要源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组织观念,二是海盗群体所处的特殊社会经济环境。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幽默的讲述方式,使现场师生仿佛置身于那个风起云涌的大航海时代。
互动环节中,针对同学提出的商船委托制度疑问,阎云峰进行了专业解答,清晰区分了商船与海盗船在管理模式上的本质区别。他特别提到,海盗船因其特殊的产权结构,避免了传统商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带来的代理问题。
为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这一主题,阎老师特别推荐了三部经典著作:《海盗经济学》《华南海盗》和《海盗共和国》。这些书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海盗文化以及海盗组织运作机制。
活动最后,图书馆副馆长徐谦向阎老师颁发了荣誉证书,感谢他为师生们带来的内容丰富的导读。
(撰稿 摄影:徐英华 颜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