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海大人都在为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而奋斗,后勤保障要做师生最坚实的后盾!”自“十四五”规划启动以来,上海海洋大学后勤与基建管理处、教育保障中心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学校“双一流”建设核心目标,围绕师生“衣食住行”关键需求,在基础设施升级、服务品质优化、智慧后勤建设、安全防线筑牢等方面持续深耕,用五年实干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力度”的后勤保障答卷,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动力。
实施服务升级,打造师生身边“暖港湾”
“以师生为中心”是后勤服务的根本遵循。五年来,上海海洋大学后勤与基建管理处、教育保障中心在党建引领下,聚焦师生“急难愁盼”,依托新校区三期学术文化中心启用、临港校区四期工程推进等基建成果,从餐饮、住宿、医疗、出行等民生领域入手,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让服务“贴得更近、做得更实”,不断提升师生幸福感与获得感。
深化后勤体制机制改革,完成教材科职能向图书馆划转、食堂财务人员向财务处调整,优化人员配置;2025年通过公开招聘充实自营食堂技术骨干力量,开展业务培训12场次,为服务升级奠定人才基础。
构建多元餐饮服务体系,坚持“品质+特色”双轮驱动。2021-2024年累计推出新品菜肴超100种,开设特色档口15个,9个档口开通线上订餐,满足师生多样化饮食需求;在毕业季、校庆、中秋、端午等重要节点,推出“校庆套餐”“中秋月饼”“毕业糕”“端午粽子”等特色餐饮,2022年校庆期间发放校庆餐1.18万份、校庆糕1.3万个,2025年端午节提前发布各餐厅开放安排,保障留校师生节日用餐;建立“线上问卷星+线下意见反馈点+伙管会监督”三维沟通机制,全年收集处理师生意见超200条,持续优化菜品与服务,餐饮满意度逐年提升。
升级住宿生活保障服务,结合学生公寓改造等基建配套,聚焦“痛点”问题精准发力。2023年改造33栋学生公寓淋浴热水设施,保障1.5万名学生24小时热水需求,新增公共浴室淋浴位62个;2024年完成12、14、16小区热水淋浴系统改造,彻底解决水温不稳定、供应时间不足问题;2025年启用学生一卡通自助补卡机,优化校园卡服务流程,暑假期间实行24小时门禁与故障报修服务,安排专人排查离校学生宿舍安全隐患。同时,连续多年开展“爱心晾晒”“绿植代养”“毕业季行李免费寄送”等特色服务,2022年毕业季为4366名学生搬运寄送行李1.77万件,2024年推出“纸板箱传情谊”“便民小推车”服务,2025年举办“践行雷锋精神”主题活动,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师生参与校园环境美化,用细节传递校园温情,彰显服务温度。
提质医疗出行保障能力,守护师生健康与出行便捷。门诊部年均完成师生门急诊超1万人次、新生体检超4500人,开展急救培训、健康讲座超40场次,2023年获评上海市企事业内设医疗机构能力提升A级评价;出行保障方面,年均运行教工班车超600车次、服务师生超5万人次;引入“哈啰单车”服务教职工,升级临港大道地铁站摆渡班车,2023年新增41个机动车充电桩、541个非机动车充电插座,切实解决师生“充电难”问题。此外,部门与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整合医疗资源,为师生健康提供更优质保障。
推进智慧转型,激活管理效能“新引擎”
数字化是提升后勤管理效能的关键路径。五年来,上海海洋大学后勤与基建管理处、教育保障中心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结合海洋学科群实验科研平台、公共教学楼等基建项目的智慧化需求,以智慧平台建设为核心,推动后勤管理从“传统人工”向“智能高效”转变,打造“智慧后勤”新样板,为校园治理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部门以廉洁文化建设为抓手,打造“党建引领”“廉洁文化”专题展,2023年建成一餐三楼“廉政文化走廊”,涵盖从严治党历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内容,开展廉洁教育活动8场次,营造廉洁从业氛围,为智慧转型提供作风保障。同时,通过线上投票、线下座谈等形式收集师生对教学设施、服务保障的意见建议50余条,推动“民意落地”,让智慧建设更贴合师生需求。
搭建智慧物业管理平台,2023年引入智慧高校系统,构建覆盖全校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包含数字化大屏、维修管理、巡查管理等功能模块,累计处理报修信息2273条,设立巡检点位538个,实现校园各区域管理全覆盖;同步上线智慧公寓平台,完成1.6万名学生入住、退宿、调寝动态管理,实时监控床位使用情况,公寓管理效率提升30%以上。2025年持续优化“百事通”服务平台,暑假期间保持每周四现场服务与24小时电话咨询,全年线上业务办理量同比增长25%,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路”。
升级能源智慧管理体系,结合基建项目同步推进节能改造,2024年完成2.88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打造综合能源管理办公室展示厅,年发电量超200万度;2025年召开光伏建设调研专题研讨会,探索新能源利用与节能管理新模式;建立能源消耗动态监测机制,实时监控水、电、气使用情况,2021年获评“上海市节水型高校”,2022年获“上海市节约用水示范学校”称号,持续推进空调及高耗能设备节能改造,五年间校园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5%,助力绿色校园建设。
优化线上服务流程,升级“百事通”服务平台,2021-2024年累计办理一卡通业务超20万次,线上处理教材订购、临时住宿收费等业务;完善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及时更新《服务指南》《校园服务Q&A》,及时更新服务指南与校园总平图,开通线上意见反馈通道,让师生随时随地获取服务信息、反馈需求。
筑牢安全防线,守护校园平安“大环境”
安全是校园发展的底线。五年来,后勤与基建管理处、教育保障中心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结合基建项目的安全标准与校园整体安全需求,从制度建设、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方面发力,构建“全链条、无死角”的安全保障体系,为师生营造平安稳定的校园环境。
部门每年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2025年专题召开安全生产暨防汛防台工作会,部署年度风险防控重点,党员干部带头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将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强化特种设施设备管理,电梯每月2次定期维保、天然气设施每年2次专业检修、电力设备全年2次常规维保,2021-2025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修订《防汛防台紧急预案》《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等10余项制度,建立汛期责任到人机制,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成功抵御2024年“贝碧嘉”“普拉桑”“康妮”等台风;疫情期间组建党员先锋工作专班,2/3人员留守校园,完成2500余次校园消杀、17702件行李寄送;2025年春季组织火灾疏散逃生演练,暑期加强校园物业24小时值班与监控值守,开展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培训超50场次,组织食堂火灾疏散演练,提升员工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优化校园环境安全,持续推进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1-2024年制作垃圾分类《简报》超30期,开展宣传活动20余场,2024年上半年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获100分,临港校区获评“垃圾分类优秀校区”“上海市垃圾分类百佳学校”;2023年引入5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实现垃圾有偿回收,调动师生垃圾分类、共建绿色校园的积极性;2025年联合师生开展“文科楼畔”植树活动,打造绿色校园景观,营造生态宜居的校园环境。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回望五年历程,上海海洋大学后勤与基建管理处、教育保障中心以以实干担当践行后勤使命,以创新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在基础设施、服务保障、智慧建设、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站在新的起点,部门将继续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大局,深化“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补短板、强弱项、创品牌,为学校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后勤保障,谱写新时代后勤工作新篇章!
(供稿:上海海洋大学后勤与基建管理处 教育保障中心)